澳洲 Australia
國旗縱橫比 1:2 1908年12月8日採用 |
【國名】澳大利亞聯邦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【首都】坎培拉 Canberra 【面積】7,741,220平方公里 【國旗】澳洲國旗的左上角為英國國旗,象徵澳洲與英國的歷史關係;藍底體現環繞澳洲的海洋。左下方白色的大七稜星為「澳大利亞聯邦之星」,代表澳洲的六個州和一個領地;右邊白色的五顆星代表南十字星,寓意澳洲為南半球國家。1953年澳洲議會通過《國旗法》將此旗訂為國旗,1954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問澳洲時對此予以授權。1996年訂每年的9月3日為澳洲國旗日,以紀念成立澳大利亞聯邦後,首面旗幟飄揚的日子。 1995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認定澳大利亞原住民旗(Australian Aboriginal Flag)、托雷斯海峽島民旗(Torres Strait Islander Flag)與澳大利亞國旗並列為官方旗幟,成為具有法律與政治地位的國家旗幟,三面旗幟經常一起飄揚。 澳大利亞原住民旗代表澳大利亞原住民,於1971年由原住民藝術家哈羅德•托馬斯設計,旗幟最初是為土地權利運動而設計的,並成為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象徵。旗幟的黑色代表澳大利亞原住民,黃色圓盤代表太陽,生命的給予者和保護者,紅色代表紅土,為儀式中使用的紅赭石和土著與土地的精神關係。 托雷斯海峽島民旗代表托雷斯海峽島民的旗幟,於1992年由伯納德•納莫克設計。托雷斯海峽群島原住民與澳大利亞其他地區的原住民不同,通常單獨被提及。旗幟的綠色代表土地,藍色代表托雷斯海峽的水域,綠藍色之間的黑色細條紋表示托雷斯海峽島民本身。白色五稜星代表五個主要群島,周圍白色的舞者頭飾象徵著托雷斯海峽群島人;白色亦象徵和平,星星象徵航海。
國旗 1:2 澳大利亞原住民旗 3:5 托雷斯海峽島民旗 2:3 【國徽】國徽是一面盾徽於1912年9月12日由喬治五世授予。盾面上的圖案代表組成聯邦的六個州,紅色聖喬治十字和金獅代表新南威爾斯,金冠和白星代表維多利亞,馬爾他十字和王冠代表昆士蘭,伯勞鳥代表南澳大利亞,黑天鵝代表西澳大利亞,紅獅代表塔斯馬尼亞,盾牌上方是藍白相間的花環和七角星。左右兩側各有袋鼠和鴯鶓站在桉樹枝上,背後襯托著澳大利亞的國花金合歡,象徵南半球植物終年常綠。 下方飾帶以英語書寫國名「澳大利亞(AUSTRALIA)」。 【位置】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,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等島嶼組成。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,北、西、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。 【人口】25,466,459人( 2003年)。 【語言】官方語言為英語。 【宗教】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。 |
|
|